2007年11月27日 星期二

台灣的工業設計

在台灣最早有工業設計意念是美援會〞GUSA〞,籌畫如何促使台灣步上工業化。由民間機構籌備成立推動手工藝及工業的組織。於是在1955年成立手工藝推廣中心與生產力及貿易中心。

之後的數年不斷地聘請國外的設計師來台,推廣工業設計並開設許多的訓練班,以提昇台灣的工業設計。除了由生產力中心主辦的工業設計訓練班之外,當時以職業教育為主目的的五年制專科學校在台灣普遍設立,所以首先於1964年明志工專成立時,正式設置了工業設計科。

首先明志工專成立工業設計科後,台北工專於1965年成立二年制 工業設計科,專門招收高工畢業生加以訓練,其後大同工學院附設五專部,崑山工專、東方工專、新埔工專、南榮工專相繼於一兩年內招收 五專部工設新生。爾後新埔工專、南榮工專、東方工專及崑山工專又相繼廢除此科,明志工專也於1973年停招 3年,1973年成功大學正式成立及大同工學院改制四年制大學教育,明志工專1976年復招,台北工專於1975年 改制三專。

在經過這一段起伏不定的時期之後,工業設計教育才又逐漸受到重視 。1984年成大機械工程研究所成立工業設計組,1986年及1987年 萬能工專及聯合工專也跟著成立工業設計科,1989年東海大學與亞東工專同時成立工業設計系、科。次年,華梵工學院、大葉工學院、和春工專成立工業設計系、科,成功大學及交通大學分別成立工業設計研 究所及在工業工程研究所成立工業設計組。

1991年起,成功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正式招生,大同工學院機械工程研究所成立工業設計組,雲林技術學院招收四技及二技的學生,實踐設計管理學院亦於1992年成立工業產品設計系。1993年雲林技術學院及大葉工學院均成立研究所,而長庚大學及新設或改制之技術學院紛紛設置工業設計相關科系,使台灣工業設計教育再一次發展。

台灣工業設計作品與風格

近幾年來,台灣工業設計的水準就在企業重視,以及外國設計的刺激下日益升高,台灣設計的作品也開始在國際間嶄露頭角,以及自有品牌的行銷由國人設計的產品,觀念上由以前粗製濫造的 MIT 轉變成為現今設計精良,品質優異的 MIT。而這些成果,台灣的工業設計作品乍看下是無瑕疵可言,但細看之後,總覺產品之中似乎缺少了一些什麼,其實就在設計的風格原創性及人文價值。「設計的內容涵蓋了建築、服裝、 設計等,人生所需的一切物質外在事件,由大到小所牽涉的技術成面 ,又因建造的方法素材不同而有不同的專業技術。但這一切技術使用的背後卻有著一個共同人文精神,也就是人文態度在如何面對『人』 的生活與解釋人的生活,有了這層生活意義的定位,設計才能尋出一 條路線,發展出在這種生活意義下的機能,設計所有外在的『造型』 ,因此任何一種設計的結果也就是設計物的形式,都是起源於這種人文性格的形象化罷了。風格其實就是本身自己的人文背景及特色,而台灣本生就是文化殖民地,他是個大熔爐,但仔細品嚐,還是有他的味道存在,只是台灣傳統文化根基薄弱,社會價值與社會觀的浮面,迫使設計者無法如大陸型國土的年輕人清楚的生活在傳統與現代過程的悲歡之中。

本文轉貼自http://home.educities.edu.tw/tsuiyh/eeh/cf605.html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