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一定要如此的單調乏味嗎?怎樣可以讓自己接收更多刺激、激發腦中的創意不斷出現?對生活多留心,你會發現這一點都不難,就看你有沒有用心挖掘,玩出不一樣的心情。
擁有藝術家駐村的「台北國際藝術村」,原本僅是4層樓的台北市政府養工處辦公室,2001年被規畫為全台第一座國際藝術村後,就以公開徵件、遴選的方式,促成國內外許多藝術家的出訪與進駐。而每季受訪前來駐村的藝術家,就在2、3樓的宿舍間工作室裡,創作著他們當初提出計劃、而且要就地取材的種種創作。
以10月28日前展出的第3季作品為例,來自澳洲的藝術家葛雷葛利.派爾(Gregory Pryor),就邀請許多台灣參與者,用毛筆幫他書寫駐村日誌在不同紙材上,表達他的文化觀察心得,讓許多人成為他的創作,也增加了彼此互動。至於第4季的作品,也會在10月底後展出。
台北國際藝術村執行長蘇瑤華說:「許多上班族受到的訓練是比較古典的,覺得要進入藝文場所才可以『欣賞』,但其實當代藝術不是線性的、而是穿梭性的。重點在於你心情的改變、思惟的移轉、生活上多容許一點,就能到處都遇到藝文。」
她也提到,一般人開始也許無法了解如何欣賞藝術,但「藝文其實也是一種語言,最直接的方法是找參訪單位的輔助性資源,」如果真的很喜歡某些內容,「也可以到藝文場館去上些課程,或從市面上入門的書籍開始。要進入還是需要一點訓練的,跟學英文一樣。」
想從這些作品中啟發靈感,蘇瑤華提醒,找最有創意的人學創意,當然是直接的做法。但反而要回過頭來想,自己是否開放了這樣的管道去接收,否則很容易流於抄襲,如何消化吸收,並用自己的方式表現出來,這才是最重要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